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矫正是重中之重
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3亿元,建设30兆瓦光伏发电系统;二期投资6.2亿元,建设70兆瓦光伏发电系统,3年内全部建成。
同时,对光伏发电项目明确由省级或以下地方政府部门按备案方式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光伏电站资源配置、项目备案和建设过程的管理,结合派出机构通报的监管信息,对不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光伏电站资源配置和违规收费行为以及企业的投机行为要及时制止纠正。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要加强对光伏电站项目资源配置、项目备案、工程建设、电网接入、并网运行、全额上网、电价执行和电费结算的全过程闭环监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要组织具备建设光伏电站条件的地区,系统开展光伏电站建设条件调查评价和规划工作,统筹考虑太阳能资源、土地用途、电网接入及市场消纳等条件,合理规划光伏电站开发布局和建设时序,优先安排结合扶贫开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等建设的具有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光伏电站项目。五、禁止各种地方保护和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我国光伏应用在全国多个领域以多种方式全面发展,形成了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企业与个人积极投资建设的良好局面,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到了产品制造与市场应用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国家能源局2014年10月2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国家能源局报告光伏电站建设年度计划执行、项目备案和建设进度等信息,并抄送派出机构。四、制止光伏电站投资开发中的投机行为。标准不是臆造出来的,是在大量数据积累的基础之上分析、总结而来的,只有通过长时间完整数据的积累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产业标准
据了解,朝阳水泉光伏项目工程场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大庙镇水泉村,距离朝阳市区21公里。日前,三峡新能源东北分公司所辖辽宁区域的第一个光伏项目朝阳水泉10MW光伏项目宣布开工。三峡新能源表示,下一阶段,朝阳公司将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开展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以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精心组织现场施工,努力将朝阳项目打造为光伏项目优质样板工程。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1431万千瓦时,年均利用小时数约1423.06小时,年均节约标煤4820吨,减排二氧化硫约54吨,二氧化碳约1.5万吨
10月17日,江永县与阿特斯同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签定了光伏产业项目投资意向书,该公司将在该县启动20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阿特斯同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新能源三大顶尖公司之一,成立于加拿大,目前在全球共有8家全资子公司,在美国、意大利、德国等20个国家建有分支机构,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供应商,致力于为全世界提供绿色、环保、平价的清洁能源,专业从事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太阳能电站安装系列服务
汉能在过去两年接连将薄膜太阳能企业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GlobalSolarEnergy和AltaDevices收入麾下,并对外表示,其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7%,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的最高转化率达到20.5%。按照国家规划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如果大规模发展薄膜技术,材料的可支撑性是问题。晶硅没有优势,是过渡性产品,薄膜化,柔性化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汉能的年报图表预计,晶硅在光伏产业中的份额将在2018年降至60%以下,其他(第三代)技术将在2018年抓住8%左右的光伏市场。
中国对美、韩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美国对中国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双反调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纷争让人们看到了一丝乱象。砷化镓(GaAs)单结电池片转化率为28.8%、双结电池片达到30.8%,汉能集团称,这也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换率最高的世界纪录。李河君已经立志要在薄膜领域领先一把。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在峰会上这样总结。
薄膜技术也在成长,随着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问题的解决,也会有它的应用市场,特别是在建筑一体化这类局部特定市场,薄膜技术还有一定的优势。晶体硅在地壳中占27.1%,而薄膜电池用的材料,比如铬、镓、铟、硒都是地壳中非常稀有的元素,特别是铟。
在全球范围内,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仍为光伏主流技术,而薄膜太阳能电池则在光电转化率相对处于劣势。但是随着今后晶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晶硅转化效率甚至可以达到25%以上。
李河君多次强调,未来太阳能的创新应用在于移动,光伏一体化主要是指薄膜。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薄膜电池占9%多一点,晶硅占到接近91%,预计2014年晶硅比例会上升到92%,薄膜电池下降到8%。从综合性价比上来看,能够应用在商业化的光伏发电技术,今后仍然会是晶硅技术。关键问题是,哪一种技术能够很快把成本降下来,也就是把每千瓦的光伏组件变成系统,发成电的成本降下来。李河君也曾豪言:未来十年薄膜技术必将取代晶硅光伏电池,由不得人们不产生一种错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地位就要被薄膜电池取代,这激起了一场关于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谁是光伏未来的讨论。对比于汉能李河君在非洲走马圈地大把撒钱投资合作建厂的豪气,汉能集团通过收购德国索力比亚、美国米亚索能以及全球太阳能公司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已经打通太阳能薄膜发电全产业链,从上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生产线装备,到中游电池、组件生产,再到下游薄膜电站发电。
汉能希望薄膜组件可以缝在衣服上,嵌入背包中,人类将能够像绿色植物、像叶绿素一样,直接利用太阳能。对于光伏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是材料支撑。
而李河君仍再次用这样的猛言以表明自己对薄膜远景的看好。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家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因为最近对于薄膜电池、晶硅电池有很多争论,这两个技术都是光伏产业里面蓬勃发展的技术,都在往前走,有竞争才有进步,但不是相互排斥。
虽然薄膜路线一直受到各种质疑,但汉能与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充电站领域的合作,或许给人带来了更大想象空间。2009年之后的5年时间里,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晶硅的份额越来越多。
他表示,从薄膜和晶硅电池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出端倪。有多种技术路线才能造就技术多样化,造就竞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下降。2009年时的市场份额,薄膜占16%左右,晶硅占83%。汉能通过实际行动为自己支持的薄膜代言:收购相关研发制造公司,技术整合拥有完全自主产权领先,在晶体硅组件市场虚弱期及时抢入,汉能太阳能的薄膜组件战略步伐坚定而明确。
多发炮弹指向之处,隐约可见的就是众所周知力推薄膜技术的汉能。目前50%以上太阳能发电技术利用晶硅技术。
晶硅技术发展带来的度电成本降低,反映在市场上非常明显。2009年之前,薄膜电池发展很快,因为当时晶硅非常贵。
可能未来还会兴起其他技术,比如光热发电等其他应用太阳能的发电技术,但是在近期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技术、效率成长、成本和平价上网,以及政府补贴,走进千家万户的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晶硅路线仍然占据太阳能发电主流。一提到光伏大家都想到晶硅,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不会很遥远,提到太阳能,大家一定会看到穿在衣服上的薄膜,自己家发电的薄膜,汽车上的薄膜。
后来晶硅逐渐回归本身价值,价格从400美元回归到50美元、30美元、20美元。用汉能自己的话说:从2012至2020年,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为薄膜太阳能组件指出一个光明的未来。此外,宋登元还提出,原材料的供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要想在市场上有比较好的表现,还有非常重要的红线是成本,因为光伏行业的本质就是成本为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所以,毫无疑问,晶体硅不管在实验室还是生产线上,晶体硅的效率要比薄膜电池高5个百分点以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有些公司说薄膜未来要替代晶体硅,我可以明确地讲,晶体硅的主流地位在未来5-10年不会改变,薄膜电池只能当配角。
可以用几个技术的因素和成本因素讲,因为光伏行业它就三个指标最重要:一是高的转化效率,二是高可靠,三是低成本。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特别提出薄膜电池的成本和材料支撑性问题。
支持者各有各自的论点。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薄膜电池与晶体硅电池之争,似乎是一个无止尽的论题。